几何尺寸与公差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2165|回复: 0

京华时报:反流氓软件运动为何变了味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7-1-8 22:11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京华时报:反流氓软件运动为何变了味


















http://www.sina.com.cn 2007年01月04日 07:11 京华时报






  随着2006年下半年反流氓软件的呼声四起,反流氓软件联盟进行公司化运作,使得反流氓软件已然成了一项事业。但是到了2006年岁末,反流氓软件的浪潮似乎变了味道,迷失了方向。在这个背景下,人们已无法辨别软件是否“恶意”,更无法看清所谓“反流氓”的真正目的何在。






  究竟谁在伤害网民






  随着近年互联网格局的稳定,当年很多流氓软件制造者都步入正轨,特别是大公司为了自身形象和长期发展,已不再靠流氓软件这种短视行为发展。一位曾从事流氓软件推广的人士分析,现在真正激起广泛民愤的是那些不断冒出来的来历不明的小插件。这些小插件跟前几年最知名的流氓插件相比,有过之而无不及,目前开始广泛采用病毒技术,如my123使用了驱动隐藏、7379使用了感染技术、3448采用了随机名、Roogoo采用了LSP劫持技术等。这些小插件感染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进行传播,传播能力超强、受害用户很多,极大损害了网民的利益。业内人士分析,这些小插件一夜之间泛滥成灾,还具有极强的变身能力,绝非一些散兵游勇所能做到,背后有着很强的技术和推广能力,很有可能是互联网界的实力厂商在背后操作。一些反流氓软件厂商打着维护用户利益的旗号,其背后却有着巨大的牟利动机。






  反流氓软件不能变“流氓”






  对于众多商家来说,应该有商业道德,最低要求也是不能让自己堕落成“商业流氓”,反流氓软件“反”过界就变得不“绅士”了。近日,在雅虎状告奇虎不正当竞争案中,以雅虎胜诉,奇虎败诉的结果结束了一审判决。法院认为奇虎将雅虎助手列为恶意软件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。法院的判决,一方面认定了雅虎并非恶意软件,另一方面也将奇虎的反恶意软件行为定性为不正当竞争。而这一系列事件,逐渐暴露出热闹的反流氓软件运动背后的商业角力。同时,业内一些人士认为,在这一片混乱的情况下,由杀毒厂商这个本身就带有一种利益方向的个体来担当执法者,难免有失公允。不能说谁是“流氓”就是“流氓”,大棒说打谁就打谁,这样自己岂不也变成了“流氓”?






  内部人士暗指贼喊捉贼






  本来已经快要销声匿迹的流氓软件,在过去几个月社会舆论的一片声讨和杀毒厂商的全力喊打下,却突然不知从何处大量涌出。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?商界一直以来就存在着一条心照不宣的潜规则,谁从混乱中获得最大利益,谁就最有可能是混乱的制造者。






  2006年11月11日,一款名为“my123”的流氓软件突然爆发。许多互联网用户在开机时发现自己的浏览器首页被强制篡改为my123.com。更为猖獗的是,在随后的72小时内,my123先后出现了多达6个版本的变种。有数据显示,国内至少有250万台电脑已经感染了这个病毒。就在11月11日my123流氓软件爆发后几个小时,360安全卫士遥遥领先于其他杀毒软件厂商,于12日凌晨就推出了号称国内第一款针对该病毒的专杀工具,宣称能有效遏止该病毒的传播。人们迫不及待地四处下载这个最新的杀毒软件来围剿my123病毒。






  针对此事件,一位搞编程的网友分析后表示,为了激起民愤,不排除个别企业背后支持、资助一批强力流氓软件的可能。另据一位软件技术人员透露,在一些著名反流氓软件的产品推广初期,就经常会有许多病毒性质的强力插件突然被大量传播,并短期内激起了民愤。而这些插件的作者和推广者,基本都与某些反流氓软件厂商的技术人员有关。


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小黑屋|几何尺寸与公差论坛

GMT+8, 2024-6-17 15:46 , Processed in 0.036767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